許多老一輩鄭州人提起“老三記”,就有說不完的話。其中的“蔡記蒸餃”,歷史最為悠久,也是鄭州為數(shù)不多的百年老字號之一,凡吃過“京都老蔡記”蒸餃餛飩的人,沒有一個不豎起大拇指叫“絕”的。老蔡記之所以興旺發(fā)達(dá),原因主要有兩個:一個是質(zhì)量上乘,另一個是服務(wù)熱情。制作蒸餃、餛飩面料餡料考究,從不省工減料,如果哪天采購不到上好的原料,寧肯歇業(yè)不做生意也不糊弄顧客,從而損害聲譽。老蔡記蒸餃的特點是造型美觀、皮薄軟筋、餡嫩鮮香、色澤油亮、灌湯流油。豬肉要選三成肥七成瘦的花肉,佐料是姜汁、料酒、小磨油、精鹽等,剁成餡,加水?dāng)嚢璩蓽W。蒸餃皮是用燙面、死面混合,反復(fù)揉搓后再搟皮。包蒸餃更有講究,每個蒸餃捏12到13褶。老蔡記的雞絲餛飩特別注重制湯,選用豬腿骨、肥母雞按比例下鍋,餛飩形如燈籠,配以雞絲、榨菜、紫菜、香菜等,皮薄、肉香、湯鮮、滑嫩。從1919年至此時,經(jīng)過蔡士俊、蔡永泉兩代人20多年的苦心經(jīng)營,老蔡記成為鄭州頗有名氣的飯店,老蔡記的餛飩和蒸餃也成為了鄭州的地方名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