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場拼團抽獎,瞬間增粉上萬,愛上這個新玩法了?
一場拼團抽獎,瞬間增粉上萬,愛上這個新玩法了?
傳統的抽獎活動已經開始出現了疲軟的現象,單一的抽獎模式在吸引力上顯然不斷下降,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抽獎騙局,大家對于抽獎活動的參與與否更加謹慎。要想打開這個僵持的局面,就需要開發(fā)出新的抽獎玩法,比如說拼團抽獎就很不錯。
拼團+抽獎?兩種活動看上去天差地別,沒有什么可以聯想在一起的地方,似乎沒有什么吸引力?但只要用過這個拼團抽獎活動的商家紛紛給出好評。不僅用戶們會積極參與,也會刺激用戶分享給自己的好友,邀請好友參與進來,活動的熱度有了、話題度有了、拉新增粉的目標也達到了。下面就是人人秀拼團抽獎H5制作相關詳情介紹,感興趣的話,就一起來簡單了解一下吧。
人人秀H5頁面制作工具——拼團抽獎H5
一、人人秀H5:拼團抽獎H5-功能介紹
拼團抽獎是人人秀推出的創(chuàng)新抽獎玩法,采用了時下流行的拼團和定時抽獎玩法組合到一起,拼團參與可以刺激用戶分享和邀請好友參與,定時開獎保證活動的持續(xù)關注,產生趣味十足的營銷效果。
二、人人秀H5:拼團抽獎H5-服務優(yōu)勢
拼團流程簡單
開團流程十分簡單,用戶只需點擊參與按鈕即可開團或者加入別人的團,邀請好友可快速湊足成團人數,達到成團人數自動參與抽獎,成團人數后臺可配置。
參與玩法多樣
支持設置用戶免費參與和付費參與,付費金額可靈活設置,免費參與適合大眾型營銷;付費參與適合設置大獎,讓用戶體會參與活動的刺激,帶來更高的關注和傳播。
獎品設置豐富
插件設置十分豐富靈活,支持單獎品抽獎和多商品抽獎,獎品類型也支持實物、兌獎券、紅包、微信卡券、積分、第三方發(fā)獎等,并且支持API發(fā)獎、積分商城兌獎、自己公眾號發(fā)紅包等高級功能,滿足商家不同營銷需求。
數據統計完善
支持對開團總數、成團總數、中獎人數、領獎人數、獎品總數、剩余獎品的統計;支持對多個獎品分別進行總數和剩余數量統計;支持對所有開團紀錄的統計;支持對中獎名單人員的詳細收貨信息統計,方便商家盡快安排獎品發(fā)放;支持對全體參與活動人員信息統計(包含未中獎人員),便于商家收集潛在客戶信息。
三、人人秀H5:拼團抽獎H5-應用場景
公眾號吸粉:將拼團抽獎活動放在微信公眾號宣傳,促進老用戶以老帶新;設置關注公眾號參與活動,更能直接帶動粉絲增長,成為漲粉利器。
活動促銷:商家來一波拼團抽獎,讓參與抽獎的用戶關注抽獎動態(tài)的同時,也關注了活動促銷信息。
節(jié)日活動:類似春節(jié)這樣重大節(jié)日,來團一波拼團抽獎比傳統發(fā)紅包更好玩,用戶也更樂于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。
店鋪活動:店鋪做活動想要吸引大量顧客消費?分多個時間段設置抽獎,用戶發(fā)起拼團形成巨大口碑傳播和持續(xù)關注。
裂變營銷:想做像錦鯉一樣有超強人氣口碑的事件營銷,設置多獎品多福利的獎品,一人中獎?chuàng)碛兴懈@绱司揞~大獎誘惑,必定造成用戶瘋狂傳播。
小彩蛋:值得思考的幾個營銷理論(下)
一、迷戀小概率事件
很多人都買過彩票,雖然贏錢可能微乎其微,你的錢99.99%的可能支持福利體育事業(yè)了,可還是有人心存僥幸搏小概率事件。比如我爸就特別迷戀,每天都要買,時不時的還要畫圖推理。
諸如天上掉餡餅之類的,都是小概率事件,但就有那么多人渴望。
同時,很多人都買過保險,雖然倒霉的概率非常小,可還是想從損失中掙收益。人們的這種傾向,是保險公司經營下去的心理學基礎。
對于這種小概率的賭注,人們付出很少,想著,萬一“狗屎運”來了,那可就是一大筆收益!
所以,當下不管是游戲產品、線下商店、移動運營商、各種共享產品,還有淘寶京東之類的,都會有抽獎活動,你可能加1元就可以抽萬元大獎,甚至不費錢,例如,飛豬旅行抽折扣、移動抽流量、ofo抽券,lol抽皮膚···
實際上,像那些一年一次的店慶,淘寶的雙11,京東的618,也以用戶的“損失厭惡”心理為基座。
用戶從第一個角度想,能在這樣的狂歡節(jié)中買到如此實惠的產品,一定要抓住機會??!
用戶從第二個角度想,一年一次,要是放掉這個機會,如此實惠的產品可只有明年才有了?。?/span>
二、“沉沒成本”之決策
沉沒成本的官方描述是,指代那些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。
而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,沉默成本對消費者(用戶)在選擇決策的時候有什么影響?
比如,一對情侶決定本周六去滑冰,結果,兩個人都訂了票。
男生訂的A溜冰場,票價100,人比較多,環(huán)境也就比較差;
女生訂的B溜冰場,票價50,人比較少,環(huán)境也就比較好;
由于都是同一時間的票,所以要放棄一個,這時候通常人們會怎么選擇呢?
在這個案例中選擇的優(yōu)劣相當明顯,所以判斷起來并不困難。留下B溜冰場,放棄A這個劣質的溜冰場。
再來看一個案例:近期,你市要舉辦一場盛大的燈會,門票價格1000元,不可退,或退票手續(xù)費很高。
情形一:這張門票是公司年末福利附贈給你的。
情形二:這張門票是你自己花1000元訂購的。
得到門票后,在燈會前段時間,你得到準確的消息,燈會當天一定會下大雪堵塞交通,人也會特別多,大概是那種擠成肉餅的情況。
那么,請問,是“情形一”的人更傾向放棄,還是“情形二”的人更傾向放棄?
調查結果顯示,“情形一”2/3的人都選擇了放棄,而”情形二”的人大部分硬著頭皮也要上。
這兩個案例說明了“沉沒成本”之決策,當選擇結果呈現顯著的優(yōu)劣差異時(最終去B溜冰場明顯會有更佳的體驗),人們容易忽視“沉沒成本”,明智地對當下結果做出選擇;
而當結果相同時,人們會更多地考慮“沉沒成本”,并且忽視將來成本。上方燈會案例即可說明,結果都是看燈會,但是情形一的“沉沒成本”幾乎為0;而情形二的“沉沒成本”是1000元,所以人們偏向選擇去看燈會,覺得不去看就太虧了。
同時,他們也忽視了將來成本,比如,可能遇上的交通事故、塌方、踩踏事故。
這給了我一個小啟示,同樣的產品、服務,如果加一個小技巧,能更好的留住用戶,比如:收一些押金;推薦會員卡;預訂折扣;先前協助用戶完成了一系列復雜的手續(xù);月費、年費之類的訂得越久越便宜。
三、認知失調
官方解釋指一個人的行為與自己先前一貫的對自我的認知(而且通常是正面的、積極的自我)產生分歧,從一個認知推到另一個對立的認知時而產生的不舒適感、不愉快的情緒。
這在營銷上不是重點,重點是,大多數人產生“認知失調”后,為了減少這種“認知失調”帶來的不良體驗,他們會大肆夸贊其僅有的優(yōu)點。
煙民在剛學吸煙的時候,可能覺得挺帥的,電影里的大哥都在抽。
后來在電視里發(fā)現,抽煙居然會提高患肺癌的幾率,而且將帶來極大的痛苦。這與煙民當初的認知截然不同,在煙民心中產生了不良體驗(對立的認知)。
于是,為了減少這種認知失調帶來的不良體驗,煙民們會降低對患病風險的預期,夸大吸煙是浪漫的,享受生活的,讓這個行為看起來像一個理性的選擇。
所以,即便每包煙上都印刷有“吸煙有害健康”,甚至在俄羅斯的香煙上還有大幅的糜爛的肺的圖片,同樣阻擋不了煙民。
在游戲產品中,可能玩家們最開始都覺得付費是荒誕的,隨后有人開始“吃螃蟹”,到后來付費的人越來越多,這些玩家可能是明確地想要更好的畫面、道具等,也可能是因為盲目跟風。
但總的來說,進了付費的圈子,就很難出去了,大致是“由奢入儉很難”,并且已經習慣了更好的享受。
對于已經投入時間和金錢的玩家,他們會夸大它的優(yōu)點,忽略它的不足,甚至用“窮逼玩家”、“屌絲道具”來貶低其他免費用戶、免費道具。
因為這會使人民幣玩家心中那個好的自我形象得到強化,彰顯自己的品位與機智。
在“認知失調”的心理因素下,一個體系中同時存在付費產品和免費產品,付費用戶必然會逐步增加,而免費用戶逐漸受到排擠。
比如當下的喜馬拉雅、傾聽FM,同一個產品中既有免費的內容,也有付費的內容,付費用戶會逐漸“拉幫結派”,免費用戶會逐漸被排擠,或者轉化成付費用戶。
視頻付費也是同樣的道理,所以愛奇藝的VIP口號都是“尊貴會員”。令 vip 用戶去轉化非 vip 用戶。
四、狄德羅效應
18世紀法國有個哲學家叫丹尼斯·狄德羅。有一天,朋友送他一件質地精良、做工考究的睡袍,狄德羅非常喜歡。
可他穿著華貴的睡袍在書房走來走去時,總覺得家具不是破舊不堪,就是風格不對,地毯的針腳也粗的嚇人。于是,為了與睡袍配套,舊的東西先后更新,書房也終于跟上睡袍的檔次。
后來他苦惱起來,反思了好久,自己怎么就被一件睡袍脅迫了?然后寫下了《與睡袍別離之后的煩惱》。
200年后,美國哈弗大學經濟學家朱麗葉·施羅爾在《過度消費的美國人》一書中,提出了一個新概念——“狄德羅效應”,或配套效應,指人們擁有了一件喜愛的物品后,會配置與其相適應的物品,已達到心理上平衡的現象。
同理,當自己喜愛的物品的配件壞了的時候,人們非常傾向于“原裝”,即便是其他牌子的配件質量款式與其一摸一樣,價格還實惠,人們還是對“原裝”有執(zhí)念。
經典的抽獎活動,吸取了裂變優(yōu)勢的拼團活動,開發(fā)出了全新的拼團抽獎玩法,打造出熱門的營銷之選,成為營銷人士心目中的制勝法寶。還在擔心績效的大家,有了拼團抽獎H5,還擔心什么業(yè)績,年終獎金都妥了!
人人秀原創(chuàng)文章,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m.bydok.cn/content-kauu22